返回首页

【城乡与区域】2019蓝筹年会|陆铭:中国都市圈时代到来

发布者:中国发展研究院 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6-06

中国的都市圈时代已经到来,中国城市的发展接下来会告别过去的均匀发展,而走向一个城市群的发展。

 

经济观察网 记者 谢敏敏 201965日,在由经济观察报社主办的第十六届(2019)中国蓝筹地产年会上,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、《大国大城》作者陆铭表示,中国的都市圈时代已经到来,中国城市的发展接下来会告别过去的均匀发展,而走向一个城市群的发展。

 

以下为陆铭演讲内容节选:

 

如果大家不能理解人口流动方向就不能理解城市分化,就没法理解房地产市场分化。

 

尽管中国面临跟美国的贸易争端,但这只是长期趋势中的小浪花,不会使中国经济走向封闭的状态,这是今天讨论所有的前提,我今天所有的讲话建立在中国经济保持开放的条件之下。

 

我们在用晚上夜光图看的时候发现,中国华北地区人太多。今天出现的南北差距,大家过于关注经济发展总量差距,如果是总量差距有人口流出,华北以北的地方从经济总量讲,总体讲是中国的流出地,恐怕是中长期的现象。

 

城市发展是有路径依赖性的。当今发展的大城市,港口老早不是港口的功能,已经转化为旅游功能了,但是仍然是这个港口城市,大城市最早有大量的经济资源、人力资本的优势。1990年非农业人口已经超过100万的城市,其中三个是北方的天津,长三角的上海,和珠三角的香港和深圳,中国30年快速城市化,中国大城市的格局基本上没有发展达标,只不过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基础上增加了少数几个。

 

这些大城市的布局非常有意思,基本可以用一个弧线连接中国的北中南三大港口,并且用四条直线连接四个大城市,一个大城市到另外一个大城市怎么聚?基本上在一个大城市附近或临近的地方产生另外一个大城市,在特别近的地理空间里面没有存在第二个大城市空间的。除非是特别的,重庆和成都的关系,香港和深圳的关系。

 

这个在中国今天呈现什么样的格局?首先告诉大家,中国的经济活动是高度空间聚集的,这个特征会在未来进一步更加聚集,更不是走向分散,如果把中国聚集的程度跟国际比较,我们把中国GDP比较大的城市,从大往下排,排到这些城市占据50%GDP了。人口呢?人口远远不如经济集中那么严重,中国北方人口的分布跟整个经济的分布不一致。

 

我顺便讲一句,集聚和平衡的关系,在我们很多人的脑海里这个关系是矛盾的,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平衡发展应该怎么做?应该做人均的平衡。如果一个地方,GDP的份额,和人口的份额是一样的,不同地方之间的人均GDP是一样的,所以你不要怕集聚,效率的平衡是可以兼顾的。现代人口过于集中的地方,人口多会逐渐转移到GDP集聚的地方。

 

再看常驻人口和户籍人口之差。常驻人口大于户籍人口,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大港口周围,尤其长三角珠三角,这个趋势的长期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,是经济效率、市场力量所驱动的,这个力量是跟中国的地理条件有关,只有东南地区,长江和珠三角入海口的附近,所谓的大江大河入海口的独特的地理条件。

 

我分三个层面讲对于中国发展的影响力。在国家的层面,讨论沿海到大港口的距离,在区域里讨论核心大城市的距离,还有城市层面,讨论到当地老城区的距离。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未来对于人口的吸引力,这三个距离都起到作用。

 

地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,但它是主导因素。一个城市到沿海大港口的距离,和到区域这两个的距离,占到区域增长的25%,我的研究里所有的解释增长因素加在一起,能够解释城市经济增长50%,在我们所掌握的能够解释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里,仅仅两个地理距离因素解释一半,你愿意叫做地理决定论也可以,如果认为不叫地理决定论也对。基本上越是远离大港口的地方,经济增长越低。大概距离沿海大港口到500600公里的时候,离上海大概500公里的范围内有一个经济增长最低的部分。

 

第二个距离,到大城市的距离。一个国家的城市体系一定有大中小再到小到农村,但不是所有的小城市一样,有的小城市城镇离大城市很近,可以参与制造业的分工,提供旅游、休闲文化产业。有的远离大港口,基本上就没有太多的经济增长潜力。不管你看长期的,还是看短期的,越远离大城市中心的地方,经济增长相对比较慢。

 

第三个距离,中国的新城建设。全国遍地开花建了很多新城,中国90%以上的城市都建了当地新城,而今天的大概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负增长,我们在当地规划建设自己的新城,而且规划特别大,在我的数据库里平均规划新城超过100公里人口超过40万,距离当地地级市的市中心超过25公里,什么概念呢?我们以上海作为参照系,新城的选址相当于从上海的人民广场跑到城区之外了。规划越大密度越低,当地地方政府的债务处于GDP越高,因为有投入、没产出。

 

一个地方到底如何发展自己的优势?第一,仍然可以去往大城市集中,维持中国的内力,可以发展更多的制造业服务业。与此同时在一些地理位置好的中部地区,比如长江中下游的湖北、武汉,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。但是中国大量的地方远离港口,远离大江大河,也要实现全国的遍地开花的现象。

 

同时,没有机会搞制造业可以提高旅游和文化资源,这些产业经济增长的总量受制于核心,通过减少人口来提高人均的GDP

 

与远离港口的地方可以发展其它产业,比如芯片、手机、软件、直播平台、呼叫中心,这些都可以成为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优势。

 

另外在中国的中西部,为了满足局部内需产业,可以不用在长三角珠三角制造,如果是规模经济很强的行业,宁愿在少数地区发展,通过运输的方式。但并不是说欠发达地区和远离港口的地区没有机会,如果懂得经济学比较优势的概念就会知道,条件再差的地方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优势,哪怕是沙漠都可以找到旅游的。

 

再回到大城市这边,我认为中国今天都市圈时代已经到来,最近有一篇传播很广的文章,认为今年是都市圈的元年。中国城市的发展接下来告别过去均匀发展,而走向一个城市群的发展,我刚才讲到核心大城市对于周边的带动凸现出中心城市的概念,而最大的障碍是跨行政制度的障碍。

 

来看看我们今天都市圈建设的差距。东京核心的蔓延半径可以达到50公里甚至可以达到80公里,而上海中心城区的辐射半径是1520公里, 50公里都到江苏了,80公里到苏州了,这里还有大量的绿色农田。一方面上海和北京有全世界最贵的房价,一方面希望控制上海城区的面积、防治城市的无须蔓延,越是这样做上海的人口控制越紧、人口越流入,房价越是增长。所以未来中国的都市圈建设,从当前状态下是以太阳系的模式,就是所谓中间分割的,未来有八爪鱼的模式,中间城市中心和未来轨道的连接。东京的情况,就是八爪鱼的情况。

 

最后评论一下,京津冀和长三角和粤港澳的未来。京津冀最大的优势就是北京的人力资源和总部经济,缺大江大河,最近有很多迹象表明,北京直接跳过河北直接到珠三角,人永远往收入和就业好的地方走,不需要离开北京到河北去。长三角非常重要的优势是长江中下游的黄金水道,同时有教育和医疗的优势,上海也在控制规模。粤港澳地区是城市间的互补,相互的创新制度,但是劣势是三个海关,除了香港以外,广州和深圳的教育和北京上海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,主要是指高等教育。

 

中国未来的投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海怎么想,如果上海做工做细,在我说的格局里面,是有独特的特点和历史优势,长三角会成为中国最最厉害的地方。如果上海觉得今天做到位了,那就是把机会让给了粤港澳地区。但接下来到底怎么样还不知道,我自己认为上海经济处在梦醒十分,接下来到底是不是真的觉醒还要拭目以待。

 

今天迈向以超大城市为带动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,国家层面在集聚中走向平衡,实现人均GDP的平衡,这时候到港口和大城市的距离仍然很重要,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,有些城市是需要通过人口流出实现自己的比较优势。

 

今天国家层面已经启动了中心城市战略,如果你认为都市圈建设将成为下一个未来的话,轨道交通线和目前的核心大城市管辖的问题成为交叉点。

 

转发来源:经济观察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