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宏观与金融】陆铭:中国经济的难题与机遇(IESR十周年院庆系列讲座回顾)发布者:中国发展研究院 发布时间:2025-11-05来源: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 2025年10月28日 10月24日上午,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(IESR)十周年院庆系列讲座第四期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中惠楼323室顺利举办。本次讲座邀请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担任主讲嘉宾,由IESR院长冯帅章教授主持。
陆铭教授演讲 陆铭教授在题为“结构与增长:中国经济的难题与机遇”分享中,指出了中国经济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,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。 产业结构方面,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失衡。陆铭教授指出,目前中国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,服务业在 GDP 中的比重将持续上升。服务业作为生产和消费高度集中的产业,将产生更多的劳动力需求,尤其是对非认知能力较高的劳动力的需求。此外,消费需求不足,存在“没钱消费”与“没时间消费”困局。 空间结构方面,要素市场存在分割与扭曲。首先,户籍制度限制低技能劳动者在大城市落户,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,留守儿童问题严重。此外,建设用地指标制度导致中西部地区土地闲置,这与不断流出的人口形成资源错配,再加上高利率借款,地方政府债务逐年攀升。陆铭教授认为,在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同步的条件下,地区间人均差异将缩小,即“在集聚中走向平衡”。 陆铭教授将当下的中国与 1980 年代末的日本进行比较,承认两者相似性的同时,也指出两者的差异:首先,中国人均 GDP 相对发达国家仍较低。其次,中国存在经济结构上的问题,解决这些问题将带来显著的发展红利。
陆铭教授演讲 陆铭教授针对以上问题,提出解决方案。第一,宏观总量政策需更积极,但结构性政策更为关键。第二,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,做好公平竞争审查。第三,进一步推动外来人口市民化,推动城市化和都市圈建设。第四,更好发展民营经济。第五,坚持对内改革,对外开放。 活动现场,多位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讨论,针对“鲍莫尔病”、“服务业需求”、“区域平衡”等提出相关问题,气氛热烈,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
讲座现场 |